时间
总览
日记
论语
C
学而篇
+
C
D
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
吾日三省吾身: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
巧言令色,鲜矣仁!
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
为政篇
+
C
D
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
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心所欲,不逾矩。
八佾篇
+
C
D
里仁篇
+
C
D
朝闻道,夕死可矣。
君子喻于义,小人喻于利。
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而内自省也。
父母在,不远游,游必有方。
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。
公冶长篇
+
C
D
朽木不可雕也,听其言而观其行
季文子三思而后行,子闻之曰:“再斯可矣。”
雍也篇
+
C
D
樊迟问知,子曰:“务民之义,敬鬼神而远之,可谓知矣。”问仁,曰:“仁者先难而后获,可谓仁矣。”
一箪食,一瓢饮,在陋巷,人不堪其忧,回也不改其乐。贤哉,回也!
知之者不如好之者;好之者不如乐之者。
知者乐水,仁者乐山。知者动,仁者静。知者乐,仁者寿。
冉求曰:“非不说子之道,力不足也。”子曰:“力不足者,中道而废,今女画。”
述而篇
+
C
D
君子坦荡荡,小人长戚戚
子以四教:文,行,忠,信。
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,何有于我哉?
志于道,据于德,依于仁,游于艺。
子不语:怪、力、乱、神。
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。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
泰伯篇
+
C
D
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。仁以为己任,不亦重乎?死而后已,不亦远乎?
鸟之将死,其鸣也哀;人之将死,其言也善。
民可使由之,不可使知之。
笃信好学,守死善道。危邦不入,乱邦不居。天下有道则见,无道则隐。邦有道,贫且贱焉,耻也;邦无道,富且贵焉,耻也。
不在其位,不谋其政。
子罕篇
+
C
D
子欲居九夷。或曰:“陋,如之何?”子曰:“君子居之,何陋之有!”
逝者如斯夫!不舍昼夜。
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。
三军可夺帅也,匹夫不可夺志也。
譬如为山,未成一篑,止,吾止也;譬如平地,虽覆一篑,进,吾往也。
岁寒,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。
后生可畏,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?四十、五十而无闻焉,斯亦不足畏也已。
知者不惑,仁者不忧,勇者不惧。
主忠信。毋友不如己者,过,则勿惮改。
可与共学,未可与适道;可与适道,未可与立;可与立,未可与权。
乡党篇
+
C
D
食不语,寝不言。
先进篇
+
C
D
子曰:“先进于礼乐,野人也;后进于礼乐,君子也。如用之,则吾从先进。”
季路问事鬼神,子曰:“未能事人,焉能事鬼?”,曰:“敢问死。”曰:“未知生,焉知死?”
颜渊篇
+
C
D
非礼勿视,非礼勿听,非礼勿言,非礼勿动
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
内省不疚,夫何忧何惧?
君君,臣臣,父父,子子。
死生有命,富贵在天。君子敬而无失,与人恭而有礼,四海之内皆兄弟也。
自古皆有死,民无信不立。
君子成人之美,不成人之恶;小人反是。
政者,正也。子帅以正,孰敢不正?
子路篇
+
C
D
子路问政,子曰:“先之,劳之。”请益,曰:“无倦。”
举尔所知。尔所不知,人其舍诸?
欲速则不达,见小利则大事不成。
行己有耻,使于四方不辱君命,可谓士矣。其次,宗族称孝焉,乡党称弟焉。其次,言必信,行必果,踁踁然小人哉!
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。
一言而可以兴邦,有诸?为君难,为臣易。
宪问篇
+
C
D
子路问事君,子曰:“勿欺也,而犯之。”
士而怀居,不足以为士矣。
邦有道,危言危行;邦无道,危行言孙。
有德者必有言,有言者不必有德。仁者必有勇,勇者不必有仁。
见利思义,见危授命,久要不忘平生之言,亦可以为成人矣。
古之学者为己,今之学者为人。
不患人之不己知,患其不能也。
以德报怨,何以报德?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。
卫灵公篇
+
C
D
子曰:“赐也,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?”对曰:“然,非与?”曰:“非也,予一以贯之。”
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,有杀身以成仁。
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居是邦也,事其大夫之贤者,友其士之仁者。
人无远虑,必有近忧。
君子求诸己,小人求诸人。
君子矜而不争,群而不党。
君子不以言举人,不以人废言。
巧言乱德,小不忍,则乱大谋。
吾尝终日不食、终夜不寝以思,无益,不如学也。
人能弘道,非道弘人。
知及之,仁不能守之,虽得之,必失之。
当仁不让于师。
君子贞而不谅。
事君,敬其事而后其食。
有教无类。
道不同,不相为谋。
季氏篇
+
C
D
冉有曰:“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,今不取,后世必为子孙忧。”孔子曰:“求,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。丘也闻,有国有家者,不患寡而患不均,不患贫而患不安。盖均无贫,和无寡,安无倾。夫如是,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,既来之,则安之。今由与求也相夫子,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,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,而谋动干戈于邦内。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,而在萧墙之内也。”
君子有三戒:少之时,血气未定,戒之在色;及其壮也,血气方刚,戒之在斗;及其老也,血气既衰,戒之在得。
生而知之者上也,学而知之者次也;困而学之又其次也。困而不学,民斯为下矣。
阳货篇
+
C
D
日月逝矣,岁不我与!
性相近也,习相远也。
割鸡焉用牛刀?
色厉而内荏,譬诸小人,其犹穿窬之盗也与?
乡愿,德之贼也。
道听而涂说,德之弃也。
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?其未得之也,患得之;既得之,患失之。苟患失之,无所不至矣。
子生三年,然后免于父母之怀。夫三年之丧,天下之通丧也,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!
饱食终日,无所用心,难矣哉!不有博弈者乎?为之犹贤乎已。
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,近之则不孙,远之则怨。
微子篇
+
C
D
微子去之,箕子为之奴,比干谏而死。孔子曰:“殷有三仁焉。”
柳下惠为士师,三黜。人曰:“子未可以去乎?”曰:“直道而事人,焉往而不三黜?枉道而事人,何必去父母之邦?”
四体不勤,五谷不分,孰为夫子?
子张篇
+
C
D
大德不逾闲,小德出入可也。
君子信而后劳其民,未信,则以为厉己也;信而后谏,未信,则以为谤己也。
仕而优则学,学而优则仕。
纣之不善,不如是之甚也。是以君子恶居下流,天下之恶皆归焉。
譬之宫墙,赐之墙也及肩,窥见室家之好;夫子之墙数仞,不得其门而入,不见宗庙之美、百官之富。
尧曰篇
+
C
D
予小子履,敢用玄牡,敢昭告于皇皇后帝:有罪不敢赦,帝臣不蔽,简在帝心。朕躬有罪,无以万方;万方有罪,罪在朕躬。
君子惠而不费,劳而不怨,欲而不贪,泰而不骄,威而不猛。
不教而杀谓之虐;不戒视成谓之暴;慢令致期谓之贼;犹之与人也,出纳之吝谓之有司。
孔子曰:“不知命,无以为君子也;不知礼,无以立也;不知言,无以知人也。”
Total Count :
105